狐仙的懲罰 無端辱罵老人的母親遭到狐貍的瘋狂報復清朝康熙年間,相傳福建省臺灣府鳳山縣有一個粗魯暴躁的農民叫李登灰。 一天,李登灰在路上遇到一個老人。老人因泥滑失足差點把李登灰同志擠到路邊的泥溝里。李登灰這人本來就生性蠻恨得理不饒人,只因老人的小過失,就破口辱罵老人及老人的娘。 那老人哪受得了這等侮辱也想發怒,想要發揮自己的老當益壯和這潑皮打上一架。不過這老人回頭一琢磨隨即又低頭沉思,緊接著一個勁地拱手賠了不是,還看似和藹親切的問候李登灰的姓名和家庭住址。 隨后老人一路上都熱情的和李登灰攀談,一直走到叉路口。老人在岔路口和李登灰揮手告別,態度特別的端正。 李登灰回到了家,發現母親大白天關了房門,這么叫也叫不應,而里面的喘息聲極怪。李登灰懷疑出了什么事,便把窗紙捅了個眼往里看。只見他母親全身一絲不掛,昏昏然像醉了酒,有一個人正在猥褻她。 李登灰仔細一看,就是路上遇到的那個老人。李登灰憤怒叫嚷,要進去抓人,但門窗都很堅固,打不破。他急忙拿來一支鳥槍,從窗外射擊,老人叫了一聲倒下了,變成一只老狐貍,從門縫里逃了出來,跳上墻頭逃跑了。 李登灰的鄰居們都在圍觀,大家對這個事情當做看起了李登灰的笑話。 李登灰罵狐貍的娘,只是一句空話,竟招致狐貍用事實來報復,這可使善于罵人的人引以為戒。這條狐貍只圖一時泄憤,差點喪命,也足以引起為一點小事就要予以報復的人警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