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村夜話第一卷“青龍”送葬六按:本篇摘編自拙文《吊王太老孺人張氏文——非典型性祭文》。黔東某處,有苗家山寨,曰龍溏村。山人多次踏訪,故素知這里屬靈山異水,風味獨特,民風淳樸。 去年四月中旬,山人師之母仙逝埋于龍溏。 三日后某吉時,老人入棺。其時,只見孝子賢孫們都打了黑傘,披上了麻,戴上了孝,孝女、媳輩等均穿著苗家盛裝,奉葬禮為大典,其陣甚為莊嚴。觀者無不震撼:苗家,比之漢人,對待生命,竟是如此莊重。一蓋人等在將陰陽決別之際,祭以如此重禮,更知人生之不易。 棺至壽井(六按:黔中大地鄉人將新開挖的墓穴稱之為“井”)旁,候吉辰下井(六按:其井背山而掘,井數步外,依山坡處有一株十余米高的杉樹,數株五米高左右的枇杷樹,其中一株枇杷樹呈現奇特之象,其頂枝與杉樹枝條相連)。一時,爆竹齊鳴,聲音宏大得好似萬千槍炮同時亂射,歷時蓋二十分鐘。苗人先用紙錢祭燒壽井,一曰祭祀,二曰除濕、防腐、固井。 此時(六按:約下午三時十分),有一事發生,不可不記: 偶有一人猛然發現,爆竹聲中,祭火之上,那株杉樹、枇杷樹枝條相連處,竟有青綠花顏色、粗若姆指、長約一米左右的靈蛇一條。其頭依在杉樹枝上,其身緾繞在枇杷樹的枝條上。其身下幾步處,即是熊熊祭火,蛇則棲之不動,似置人、火、爆竹等為無物。其時,送葬之人多矣。而山人尤距蛇后僅約五米處,席地即可視之。一時,爭相以像機、手機等攝蛇者眾,皆驚以為奇物。至下午四時,吉時到,祭火熄,棺下井。此時,蛇竟順杉枝而上行,左移至碗口粗杉樹主桿之后,再順左枝條移動一段后,忽不再動,其頭昂揚、視下。眾人等目測,其蛇在棺(六按:仙逝老人頭部方向)正上方!待吉時過,孝家禮畢,蛇頭即回轉,成U字形再次定格。至此,葬禮畢,人之將散,蛇仍在樹上。 對于此恐怖故事,觀者窮百思而不得一解,忽聞人云:此青龍送葬也。 《山村夜話第一卷“青龍”送葬》由資料整理與編寫,轉摘請注明出處。 |